文/有衡
审阅的学生作业越多,发现其中体现出来的问题越是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其中初学者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整体叙述混乱,行文中没有结构。
这其实是缺乏逻辑思维的缘故。前两天和一位同学探讨这件事时,他突然问道: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我一愣怔;一瞬间仿佛就看到了手机那端其一脸的迷茫。
“逻辑思维”其实是要分开来论述的一对组合词语。“逻辑”是一回事儿,“思维”又是另一回事儿。前者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后者是我们自身的意识。发现客观规律,形成特定的思维模式,这才是其真正的含义。
因此,我们首先所要做的是就是寻找“逻辑”,然后再提炼整合到自己的大脑里,将其变成一种行为规范;从而达到让它指导自己日常行动的目的。
“衡安写作”很多处于高阶的同学都知道,当学习到第三大步骤时,我们会要求其根据一些文章做思维导图,以此来寻找作者的创作思路。
当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处于一种“就事论事”的状态,他们的分析全都基于文章本身进行,这时的思维是处于混沌状态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则会慢慢看到其后面的本质内涵。比如案例、案例的布局,社会现象的引申,以及观点表达等,以及这些问题背后的关联性。
把这些单一的部分串起来,我们就能看到一个作者基本的行文框架。据此再来写文章,思路自然就会明晰很多。也就是说,当我们发现了这些事物背后的关联性,那“逻辑思维”就会随之出现。
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然市面上关于这一概念的课程和书籍都不少,但真能彻底让一个人发生转变的少之又少。
这主要在于,看书或听课是知识性学习的有效手段,但思维模式的有效建立则是在对事情的系统推动过程中逐渐发现其规律并为我所用的过程。
所以,“系统性”地去做一件事,就可以达成这一目标。
系统性是相对碎片化而言的。
它包含这么两层意思:内容的系统化、方式的系统化。
就内容方面来说,应该包含做事的目标、依据和具体的方法;这样比较便于构建一些抽象的主题和概念。就方式来说,则分为多重结构;比如写作,就是案例、现象分析、观点表述以及相关建议的提出。
这其实也是一篇靠谱文章的行文思路。
在这样的思维架构下,我们考虑的事情,写出来的东西就是完整的。大而言之,做一件系统性的事情,比如学习一门新的技能,也是同样道理。
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具体步骤有哪些?这是内容层面的考量。
学习过程中它们是怎么安排的?这种安排是否合理,有没有参考样本?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下一步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这是方式上的考量。
可以说,系统性是一种做事的结构化思路,在这样的布局中,我们可以一步步让自己的事情落地,同时让“逻辑思维”获得同步提升。
主动做事和遇到问题被动处理的区别在于,其问题的出现往往不是爆发式的,其发生发展速度相对于人类意识的变化来说慢得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以相对较慢的速度考虑解决方案。
还是以我们的写作为例。
从开始看不到成型文章的语言训练,到基本案例和主题撰写的立意训练,再到最后多层次文章撰写的结构训练,就算快,也至少应该走半年;而且我们还得配合以日复一日的,对相关书籍的阅读。
一次次推进、碰壁,出错,改善,推进,再碰壁,再出错,再改善,利用这种倒逼机制,逐渐理解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我们才能一点点把事情做好。这时候,逻辑思维也就同步构建起来。
所以,建立“逻辑思维”是必须的,而且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不过,只不过这是通过系统做事来发现规律,然后将之为我所用的过程。也就是说,“逻辑思维”不是“学”来的,而是“做”来的。